首页 > 商标资讯 > 商标撤三申请量激增,企业如何应对?

商标撤三申请量激增,企业如何应对?

2023-04-10
行业分析
3,247阅读
数据来源:商标局2023年一季度报告

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商标撤三申请量达4.2万件,同比增长67.3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其中,第35类(广告销售)、第9类(电子设备)、第25类(服装鞋帽)成为撤三申请的重灾区,申请量分别占总量的18.7%、15.2%和12.9%。这一数据反映出商标资源竞争日趋激烈,同时也给企业的商标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
商标撤三申请量增长趋势图

2019-2023年商标撤三申请量季度增长趋势(单位:万件)

一、撤三申请量激增的四大核心原因

1
商标资源稀缺性加剧

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已突破4000万件,常用汉字组合的商标资源日趋枯竭。企业为获取心仪商标,将撤三程序作为重要渠道。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通过撤三程序成功获取商标的案例占商标注册总量的8.3%,较2022年全年提升3.1个百分点。

2
恶意注册清理力度加大

随着《商标法》及实施条例的修订完善,打击恶意注册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。2023年专项行动中,针对"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注册"的撤三申请占总量的34.6%,较去年同期增长92%,主要集中在电商、科技、餐饮等热门行业。

3
企业维权意识提升

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撤三作为品牌维权的常规手段。调查显示,2023年有83%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商标监测机制,发现近似商标后会优先通过撤三程序维权。相较于商标无效宣告,撤三程序周期更短(平均6-8个月)、成本更低。

4
代理机构专业化推动

商标代理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,形成了"监测-评估-撤三-注册"的全链条服务。2023年一季度,由专业代理机构发起的撤三申请占总量的76.2%,成功率达68.5%,远高于企业自行申请的32.1%成功率,推动了撤三申请的规范化和规模化。

二、高风险行业与商标类型分析

不同行业和商标类型面临的撤三风险存在显著差异,数据显示:

行业分类 一季度撤三申请量 同比增长率 风险等级
第35类(广告销售) 7,856件 78.3% 极高
第9类(电子设备) 6,382件 65.7% 极高
第25类(服装鞋帽) 5,219件 59.2%
第43类(餐饮住宿) 4,157件 61.5%
第30类(食品饮料) 3,842件 52.8% 中高

从商标类型看,以下三类商标成为撤三申请的主要目标:

  • 闲置商标

    注册后超过3年未实际使用,且无使用计划的商标,占被申请撤三商标总量的42.3%

  • 防御性商标

    企业为防御目的注册但未实际使用的商标,撤三申请量同比增长89.7%,成为新的风险点

  • 近似商标

    与高知名度商标近似的商标,被权利人通过撤三程序清理,此类申请成功率高达73.6%

三、企业应对撤三激增的五大核心策略

1
建立商标使用监测体系

企业应每季度对名下商标进行一次使用状态核查,重点关注注册满3年的商标。建议采用"三色预警"机制:

绿色(低风险)

持续正常使用,有完整使用证据链

黄色(中风险)

偶有使用,证据不够完整,需补充

红色(高风险)

超过1年未使用,需立即制定使用计划

对黄色预警商标,应在3个月内补充使用证据;对红色预警商标,需在1个月内启动使用计划,或评估是否放弃。

2
规范商标使用证据留存

针对撤三申请激增的现状,企业需升级证据留存标准,确保每一件核心商标都有"铁证":

  • 证据多样性

    同时保留销售合同、发票、产品包装、广告宣传、电商页面等多类型证据,形成完整链条

  • 时间连续性

    确保每季度都有使用记录,避免出现超过6个月的使用空白期

  • 电子证据固化

    对官网、电商平台等电子使用证据,每月进行一次时间戳公证或区块链存证

3
实施商标精细化管理

对企业名下商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集中资源维护核心商标:

商标等级 管理重点 证据要求
核心商标 全类监测,每月使用记录 完整证据链,多渠道使用证明
重要商标 重点类别监测,每季度使用记录 主要使用证据,关联业务证明
防御性商标 风险评估,半年使用记录 基础使用证据,与核心商标关联证明

对确无使用必要的商标,应及时办理注销,避免成为撤三目标。

4
构建撤三应对快速响应机制

企业应建立撤三应对预案,明确响应流程和责任人,确保在收到撤三通知后能在15日内完成初步证据收集。建议预案包含:

  • 响应团队

    由法务、市场、品牌等部门人员组成,明确分工

  • 证据模板

    预先准备商标使用证据清单、说明模板等文件

  • 外部支持

    与专业商标代理机构建立合作,确保复杂案件能得到专业支持

  • 时限管理

    设置7日、15日、30日三个关键时间节点,确保按时提交证据

5
主动清理闲置商标

对确认不再使用的商标,企业可主动办理注销,不仅能降低被撤三风险,还能节约管理成本。数据显示,主动清理闲置商标的企业,其核心商标被撤三的概率降低62%。

清理标准建议:

  • 连续3年未使用且无未来使用计划的商标
  • 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低的防御性商标
  • 因业务调整已不再适用的商标
  • 被判定为近似商标且非核心使用的商标

四、行业应对案例与最佳实践

案例:某电商平台的商标防御体系

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面对第35类商标撤三高发的情况,建立了"商标使用中台",实现:

  • 自动抓取平台内带有自有商标的页面,每月生成使用证据报告
  • 对注册满2年的商标自动发出使用提醒
  • 撤三响应时间从平均25天缩短至7天

实施后,该平台商标被撤三成功率从32%降至11%,年度商标管理成本降低40%。

案例:某服装品牌的证据管理实践

某全国连锁服装品牌针对第25类商标撤三风险,采取了以下措施:

  • 所有门店吊牌统一标注商标注册号及使用日期
  • 每季度对10%的门店进行商标使用情况公证
  •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固定位置展示完整商标

这些措施使该品牌在2023年一季度成功应对17起撤三申请,胜诉率达100%。

五、未来趋势预测与应对建议

业内专家预测,商标撤三申请量激增的趋势将持续3-5年,主要驱动力来自:

  • 商标法进一步强化"使用为王"的原则,加大对闲置商标的清理力度
  • AI技术在商标监测中的应用,使发现闲置商标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
  • 商标交易市场日趋活跃,通过撤三获取商标后转让的商业模式成熟

针对这一趋势,专家建议企业:

"未来企业的商标管理将从'重注册'向'重使用'转变,建立'注册-使用-证据-维权'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成为必然。建议企业将商标管理纳入品牌战略,每年度开展一次商标健康度审计,重点评估商标使用效率和撤三风险。对于核心商标,应构建多维度、全渠道的使用证据链,确保在撤三程序中占据主动。"

——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李教授

网友评论

用户头像

科技公司知识产权总监

2023-04-11 09:37

我们公司今年已经收到7起撤三申请,确实感受到了这种增长趋势。文中提到的"三色预警"机制很实用,我们正在落地执行。补充一点:对于集团公司,子公司使用母公司商标的证据也可以作为使用证明,但需要规范的商标许可合同,这一点很多企业容易忽视。

用户头像

餐饮连锁品牌法务

2023-04-10 16:28

第43类餐饮服务的撤三申请确实越来越多,我们的应对策略是:每家门店每月拍摄带有商标的照片,连同外卖平台的销售数据(需显示商标)一起存档。这些证据在应对撤三时非常有效,去年我们应对的5起撤三申请全部成功。建议餐饮企业重点保留门店招牌、菜单、外卖包装上的商标使用证据。

用户头像

商标代理机构合伙人

2023-04-10 14:15

从代理数据看,撤三申请量增长的同时,成功率却在下降(从2022年的58%降至2023年一季度的47%),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证据意识增强,应对更加专业。建议企业在收到撤三通知后,不要仅凭自身判断证据是否充分,最好咨询专业代理机构评估证据链的完整性——很多时候看似充分的证据,在法律层面可能存在关联性不足的问题。

商标撤三风险评估

输入商标信息,获取个性化风险评估报告

商标健康度自查表

对照以下标准,评估您的商标是否面临撤三风险:

  • 商标注册已满3年
  • 过去12个月内无使用记录
  • 无保存完整的使用证据
  • 属于高风险行业(35类/9类/25类)
  • 与知名品牌商标近似

风险评估结果:

请勾选上述选项获取评估结果

下载完整自查表